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角,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按《太素》为陈)者,其叶发(按《太素》为落)。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诗句

  •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角,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 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按《太素》为陈)者,其叶发(按《太素》为落)。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
  •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译文

黄帝问道:“天覆盖万物、承载万物,没有比人更尊贵的了。人依靠天地之间的生气而产生,按照四季变化的方法成长。君王和百姓都希望身体保持完美无缺,但当身体出现疾病,人们却无法知道病因,病情逐渐加重,深入骨髓,内心忧虑不安。我想要通过针灸来治疗这些疾病,应该如何做呢?”
岐伯回答说:“盐的味道咸的,其气味能使器具中的津液渗出;弦乐器断了的,其声音也会沙哑破碎;树木生长茂盛的,其树叶也会凋落。疾病严重的,声音就会像呕吐一样。这三种情况都是导致内脏受损的表现。使用毒药治疗,没有效果;使用短针刺治疗,也没有意义。这是因为它们已经损伤了皮肤和肌肉,导致血液和气的运行受阻。所以,应该采用针灸的治疗方法。”
黄帝说:“我担心这种病痛,心神为之慌乱迷惑到了极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愈的地步,百姓听说这种情况后,认为这是一种残忍的做法,我们该怎么办呢?”
岐伯说:“人出生时与天地之气相连系,生命依附于自然界的规律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那么他的生命就与天地相呼应。能够认识万物的规律,就被称为帝王;能够了解自然的阴阳变化规律,就能够掌握四季的变换规律。如果能够通晓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就不会被外界干扰所迷惑。只有掌握了这四种变化的规律,才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声音变得细微如蚊子的鸣叫一样,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变化也能察觉得到。因此,医生需要具备深厚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