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涩的通假字)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藏(全元起本作“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黄帝问曰:“用针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现在什么原则和法则呢?”

岐伯回答说:“要遵循天地的规律,结合自然的光明。”

黄帝说:“我非常想知道具体的内容。”

岐伯说:“治疗时必须依据太阳、月亮、星辰等自然现象以及四季八正之气的变化来选择时机。只有在这些因素稳定的时候才能进行治疗。”

“因此,天温暖,太阳明亮时,人体的血液滑利而卫气浮游,此时血容易流动,气易于运行;天寒夜暗,太阳阴暗时,人的血液凝聚而涩滞,卫气下沉。月相出现时,人体的气血开始充盈旺盛,此时卫气开始行于体内;月相满圆时,人体的气血充实,肌肉坚实;月相缺损时,肌肉消瘦,经络空虚,卫气外泄,人体独居。这就是根据自然规律调整气血的方法。因此,在天寒冷的时候不要刺治,天温暖的时候不要使血液凝聚阻滞,月出之时不要泻血,月圆之时不要补养,月缺损之时不要治疗。这叫做顺应四时气候,调节气血的盛衰,按时移光定位,正气立于不败之地以等待治疗时机。”

当月生的时候应当泻血,这是由于阴气不足导致的;当月圆的时候应当补充阳气,但因为阳气过盛导致血液上溢,络脉中有瘀血停留,这种病症被称为重实;当月缺损的时候应当治疗,这是由于阴阳错乱造成的。真邪不能分明,导致阴证留滞,外感邪气就会乘机入侵导致疾病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