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黄帝问:治疗时如何补泻?
岐伯答:这实际上是攻邪的方法。要迅速排出瘀血,恢复体内的真气。这是由于邪气刚刚侵入人体,没有固定的居所,所以可以用手指推动或引导其移动,如果逆着它的方向刺入,可以使血液流通顺畅。放出淤血后,疾病就能立即痊愈。
黄帝问:好的,但真邪已经相合,波陇不生,该如何观察病情呢?
岐伯说:需要仔细检查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的盛衰变化。同时要注意左右上下的对比和增减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情况来诊断病变的部位。如果不能掌握三部九候的诊察方法,就无法区分阴阳,也就无法根据天地自然规律来观察病人。在人的身体中,地对应人体的下部,天对应上部,而人自身则对应中部。通过调整中府的脉象,可以确定三部的脉位。因此,“如果不知道三部九候的诊法,即使有严重的病情也会发生错误;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难以制止。”如果误用针法,就会成为真正的害人的盗贼。如果用实证去治疗虚证,以邪气作为真正的病邪,使用针刺就没有意义了,反而会助长邪气伤害正气,扰乱正常的营卫秩序,导致真气耗散。如果邪气独自内伏,就会断绝人的生命,给人带来夭折之祸。如果不了解三部九候的原理,就无法保持长久健康。因为不了解四时五行的相胜关系,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导致邪气攻击正气,损害人的健康。当邪气侵入人体时,还没有固定的居所,可以用手推、引或按压它,使其向前流动,然后进行泻治,这样疾病就可以立即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