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甲乙经》作急),逢热则纵。
帝曰:善。
【诗句释义】
黄帝说:痹病的症状不痛是什么情况呢?
岐伯说:在骨骼,就感觉重;在血脉,则血凝而不流动;在筋,就感觉屈伸不利;在肌肉,则感觉麻木不仁;在皮肤,则感觉寒冷。所以有了上述五种情况,就不会感到疼痛。凡属痹症一类的疾病,遇到寒冷就会拘挛(《甲乙经》作“痉挛”),遇到炎热就会放纵。
【译文】
黄帝说:好。
【注释与赏析】
-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 注释: 黄帝说:痹这种病,为什么不会感觉到疼痛呢?
- 赏析: 此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即通常痹病会表现为疼痛,但在这里,作者却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对痹病的疼痛症状有所怀疑或不解。这可能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解释。
-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 注释: 岐伯说:如果痹邪停留在骨骼,就感觉沉重;如果痹邪停留在血脉,则血液凝结而不畅行;如果痹邪停留在筋,就感觉屈伸不利;如果痹邪停留在肌肉,则感觉麻木不仁;如果痹邪停留在皮肤,则感觉寒冷。
- 赏析: 这句话详细解释了痹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对应的身体感受。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痹病的病理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 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 注释: 所以有以上五种情况,就不会感到疼痛了。
- 赏析: 这一句总结了前文的内容,说明了痹病之所以不痛的原因。这里可能还隐含着一个治疗的方向或策略,即通过解除痹邪的不同部位,来达到止痛的目的。
-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甲乙经》作急),逢热则纵。
- 注释: 凡是痹类疾病,遇到寒冷就会拘孪(《甲乙经》作“痉挛”),遇到炎热就会放纵。
- 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痹症的表现和特点。寒冷可能导致拘挛,炎热可能导致放纵,这反映了痹症在自然环境中的反应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