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黄帝问:五脏使人患痿,这是为什么?

岐伯回答:肺主管身体的皮肤和毛发,心主管全身的血脉,肝主管身体的筋膜,脾主管身体的肌肉,肾主管身体的骨髓。因此,当肺热导致叶焦时,其皮肤和毛发就会变得虚弱、薄而容易受伤,从而产生痿躄。如果心气过旺导致脉象上浮或下沉,那么脉象就会出现虚损现象,这会引发脉痿。另外,由于心脏在胸腔中间,其枢机(指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胫部无力且无法承受地面的压力。肝气过旺导致胆气外泄,口苦,筋膜干枯,筋膜干枯则使筋脉紧张而挛缩,最终发展为筋痿。脾气过旺时,胃部会变得干燥并引起口渴,肌肉失去濡养而麻木不仁,发展为肉痿。肾气过旺时,腰部脊背不能挺直,骨质枯萎而骨髓减少,最终发展为骨痿。

黄帝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岐伯说:肺是五脏中居长的器官,它像心脏一样是其他脏腑的保护伞。当肺部出现问题或者失去平衡时,会影响到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功能,这就是“肺主身之皮毛”所指的情况。当肺热导致叶焦时,会导致皮肤和毛发虚弱、薄而容易受伤,进而导致痿躄。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过度悲哀会导致情绪失控,从而使胞络断裂,即情绪失控导致阳气内动。这种情况会使心脏下坠,出现心下崩漏的症状,并可能引发小便带血。所以《素问·本病》中说:“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