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末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胷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濇,胷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胷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黄帝问:我听说气穴有三百六十五,对应一年,但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希望听你详细讲解。

岐伯稽首再拜回答说:您的问题真是令人为难啊!如果不是圣明的帝王,谁能穷尽其中的道理呢?因此我愿意向您倾述,尽量详细地说明其位置。

黄帝双手合十,退后几步说:先生开启我的大道,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它的具体位置,也没有听到它的数目,但是通过您的讲解,我已经能够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了。

岐伯说:这就是所说的“圣人容易说话,良马容易驾驭”的意思。

黄帝说:我不是圣人,也不是容易说话的人。世人谈论的是真正的道理,而我现在所要询问的是真正的道理,解开心中的疑惑,还不足以用言语来表达。然而我还是想听先生详细地讲述这些道理,让我能够理解它们的含义,请把它们记在金匮之中,不敢再重复了。

岐伯再次拜谢而起说:臣下愿意为您详细地讲述。背与心相控而痛,治疗的部位是天突和十椎以及上纪。上纪是指胃脘,下纪是指关元。背胷邪系阴阳左右,如果病在前后都感到疼痛,那么胷胁也感到疼痛而不能休息,不能安卧,上气短促,偏侧疼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着胷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向下肩,交于十椎之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