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
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
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
少阴司天,羽虫静,介虫育,毛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不育。
太阴司天,倮虫静,鳞虫育,羽虫不成;在泉,倮虫育,鳞虫不成。
少阳司天,羽虫静,毛虫育,倮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
阳明司天,介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介虫育,毛虫耗,羽虫不成。
太阳司天,鳞虫静,倮虫育;在泉,鳞虫耗,倮虫不育。
诸乘所不成之运,则甚也。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根于外者亦五,故生化之别,有五气、五味、五色、五类,五宜也。

《五常政大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它详细地讨论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地理和季节的影响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下面是对原文诗句的翻译与赏析:

  1. 原文翻译
  • 敷和:木之气,表现为温和,能促进万物的生长繁荣。
  • 升明:火之气,明亮而有活力,有助于万物的繁盛。
  • 备化:土之气,具备生化万物的能力,使万物具备形体。
  • 审平:金之气,平静稳定,有助于万物的结实。
  • 静顺:水之气,宁静顺应,使万物归藏。
  • 委和:木之气,温顺平和,有助于肝脏的保养。
  • 伏明:火之气,隐藏而不张扬,有助于心脏的养护。
  • 卑监:土之性,低调监管,有助于脾脏的功能保持正常。
  • 坚成:金之性,坚硬成型,有助于肺脏的保养。
  • 流衍:水之气,流畅延伸,有助于肾脏的保养。
  1. 内容理解
  • 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界五气(木、火、土、金、水)的描述,揭示了它们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具体影响,如肝、心、脾、肺、肾等内脏器官的健康状态与这些气的相对关系。
  • 文中还提到了各种天气现象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厥阴司天”、“在泉”等概念,这些都是理解古代气候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关键。
  • “帝曰:其不及奈何?”这一句直接询问如果某种气候现象没有发生或过于强烈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是理解文章实际意义的重要部分。
  1. 关键词汇解释
  • 「不及」:指的是某种气候现象未能如期出现或者力量不足,可能导致相应的身体问题。
  • 「太过」:指气候现象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或强度,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剧。
  1. 医学意义
  • 此文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中医理论依据,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环境和健康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
  • 通过这种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古人试图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从而影响了后世的医疗实践和生活方式。
  1.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处于古代的气候条件下,但理解这一理论对于现代人理解自身健康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例如,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在现代环境中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 同时,这也启发现代人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五常政大论》不仅是一本古老的经典文献,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其中蕴含的天文地理知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以及对人的健康状态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理解健康与疾病的新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