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辰戌之岁,少阳降地,主窒地玄,胜之不入。又或遇水运太过,先天而至也,水运承之,降而不下。即彤云才见,黑气反生,暄暖欲生,冷气卒至,甚即冰雹也。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冷气复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赤气彰而热病欲作也。
是故巳亥之岁,阳明降地,主窒地彤,胜而不入。又或遇太阳未退位,即阳明未得降,即火运以至之,火运承之,降而不下。即天清而肃,赤气乃彰,暄热反作。民皆昏倦,夜卧不安,咽干、引饮、懊热内烦。大清朝暮,暄还复作。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天清薄寒,远生白气。民病掉、眩、手足直而不仁、两胁作痛、满目䀮䀮。
是故子午之年,太阳降地,主窒地阜胜之,降而不入。又或遇土运太过,先天而至,土运承之,降而不入。即天彰黑气,暝暗凄惨,才施黄埃而布湿,寒化令气,蒸湿复令。久而不降,伏之化郁。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阴痿、少力。天布沉阴,蒸湿间作。
《本病论》
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论述,主要讲述的是不同年份和季节对人体的影响。
辰戌之岁:辰是地支的第七位,戌是地支的第九位,所以辰戌之岁是地支的第七位和第九位交替出现的时候。少阳属木,主司地下玄气,如果这个时候遇到水运太过,先天而至,那么水运就会降下来但不会进入地下玄气中。这时彤云才见,黑气反而产生,暄暖欲生,冷气卒至,甚即冰雹也。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冷气复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赤气彰而热病欲作也。
巳亥之岁:巳是地支的第十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巳亥之岁是地支的第十位和第十二位交替出现的时候。阳明属土,主司地下彤气,如果这个时候遇到太阳未退位,即阳明未得降,即火运以至之,火运承之,降而不下。这时天清而肃,赤气乃彰,暄热反作。民皆昏倦,夜卧不安,咽干、引饮、懊热内烦。大清朝暮,暄还复作。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天清薄寒,远生白气。民病掉、眩、手足直而不仁、两胁作痛、满目䀮䀮。
子午之年:子是地支的第三位,午是地支的第六位,所以子午之年是地支的第三位和第六位交替出现的时候。太阳属金,主司地下阜气,如果这个时候遇到土运太过,先天而至,土运承之,降而不入。这时天彰黑气,暝暗凄惨,才施黄埃而布湿,寒化令气,蒸湿复令。久而不降,伏之化郁。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阴痿、少力。天布沉阴,蒸湿间作。
译文:
这三年分别对应辰戌年、巳亥年、子午年,每个年份都有不同的气候变化和对人体的影响。辰戌年是少阳降下玄气的时候,遇到水运太过就会发生变化;巳亥年是阳明降下彤气的时候,遇到太阳未退位就会发生变化;子午年是太阳降下阜气的时候,遇到土运太过也会发生变化。这三个年份都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需要特别关注人体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