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所在之宫卫,织履蹲夷,以皇帝在所宫法论之;郎中谒者受谒取告,以官皇帝之法予之;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曰一用汉法,事诸侯王乃事皇帝也。是则,诸侯王乃埒至尊也。然则天子之与诸侯,臣之与下,宜撰然齐等若是乎?
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臣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恶得不齐?天子亲,号云太后;诸侯亲,号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诸侯妃,号曰后。然则诸侯何损,而天子何加焉?妻既已同,则夫何以异?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
诗句:等齐(事势)诸侯王所在之宫卫,织履蹲夷,以皇帝在所宫法论之;郎中谒者受谒取告,以官皇帝之法予之;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曰一用汉法,事诸侯王乃事皇帝也。是则,诸侯王乃埒至尊也。然则天子之与诸侯,臣之与下,宜撰然齐等若是乎?
译文: 诸侯王的宫殿守卫和官员,其待遇与皇帝在皇宫中的相同。他们接受皇帝的命令和指令,执行皇帝的政策和命令。如果诸侯王的行为不公正、不诚实或不正直,那么他将受到与皇帝相同的处罚。这就是说,诸侯王的待遇和地位等同于皇帝。那么,诸侯王和皇帝之间的待遇应该完全相同吗?**
注释:
- 织履蹲夷: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诸侯王在皇帝面前要低头弯腰,穿着鞋袜。
- 郎中谒者: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和指示给诸侯王。
- 黄金之印:指的是一种象征权力的印章,通常由国王或皇帝使用。
- 大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皇帝的车辆和出行。
- 亲:在这里指的是太后,即皇帝的母亲。
- 司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城市的治安和秩序。
- 令甲令乙:这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
- 陛下:在古代,皇帝和诸侯王都被称为陛下,表示尊敬。
- 乘舆:指的是皇帝的专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诸侯王和皇帝之间待遇和地位的比较,强调了君主的权力和威严。通过这种比较,诗人表达了对君主权威的尊重和维护,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方式,将复杂的政治关系形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此外,诗中的典故和引用也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深度,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评论,而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