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従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诗句
1 伪古文尚书·虞夏书·大禹谟: 大禹在稽古,文命遍布于四海,敬承于帝。
- 帝曰: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 帝:古代帝王的尊称。
- 克艰:克服困难。
- 厥后:他的后代。
- 厥臣:他的大臣。
- 政乃乂(yì):政治得到治理。
- 敏德:敏捷而明智的德性。
- 帝曰: “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 俞:同意、赞成。
- 允若兹:确实如此。
- 嘉言:好的言语。
- 罔攸伏:没有不被听到的。
- 野无遗贤:没有遗漏贤才。
- 万邦咸宁:天下安定、和平。
- 益曰: “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 益:古代的贤者名。
- 都:全、全部。
- 帝德广运:皇帝的恩德广泛地传播。
- 乃圣乃神:既是神圣的。
- 乃武乃文:既是英勇的,又是文雅的。
- 皇天眷命:上天眷顾和保佑。
- 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统辖四海成为天下之主。
- 禹曰: “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 惠迪吉:对人以仁爱,则吉祥;不顺从则凶险。
- 惟影响:只是影响。
- 益曰: “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 吁:叹息、警告。
- 戒哉:要警惕啊!
- 儆戒无虞:警醒戒备,不要有灾祸。
- 罔失法度:不违反法令规章。
- 罔游于逸:不要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
- 罔淫于乐:不要把欢乐看得过多。
- 任贤勿贰:选拔人才时不能犹豫不决。
- 去邪勿疑:清除邪恶时不要迟疑。
- 疑谋勿成:对疑虑的计谋不要轻率行事。
- 百志惟熙:所有的志向都能实现。
-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不要去违背正道以迎合百姓的名誉。
- 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不要去违背百姓的意愿以追求自己的愿望。
- 无怠无荒:不要懈怠也不要荒废。
- 四夷来王: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
译文
- 大禹稽古,文命遍布四海,敬承帝位。
- 帝说:“后能克难,臣能克难,政治就能得治,百姓就能敏捷地遵循德行。”
- 帝说:“确实如此,善言无处不闻,田野里没有遗失贤人,普天之下都是太平安定的。”
- 益说:“全都因为帝德广泛地运行着,他既神圣又英勇又文雅,皇天眷顾和保佑,一统四海成为天下之主。”
- 禹说:“仁爱使人们吉祥,不顺从就凶险,只有影响而已。”
- 益说:“唉!要警惕啊!警醒戒备不要有灾祸,不要违反法令规章。不要沉溺于安逸快乐之中,不要放纵于享乐。选拔人才时不能犹豫不决,清除邪恶时要毫不犹豫。对于疑虑的计谋不要轻率行事,所有志向都能实现。不去违背正道迎合百姓的名誉,不去违背百姓的意愿去追求自己的欲望。不要懈怠也不要荒废,四方的国家都会来归顺。”
赏析
这是一篇古代文献《大禹谟》的节选,通过对话形式反映了古代君王与贤士之间的交流。诗中的“帝”指的是古代帝王,“益”是古代的一位贤者。文中讨论了君主应具备的品德、行为准则以及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通过对这段话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政治理念和治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