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蓁秽之薮。萧条潜虚,经幽践阻。顾见髑髅,块然独居。
于是伏轼而问之曰:“子将结缨首剑,殉国君乎?将被坚执锐,毙三军乎?将婴兹固疾,命殒倾乎?将寿终数极,归幽冥乎?”
叩遗骸而叹息,哀白骨之无灵。慕严周之适楚,倘托梦以通情。
于是若有来,恍若有存。影见容隐,厉响而言曰:“子何国之君子乎?既枉舆驾,愍其枯朽。不惜咳唾之音,慰以若言。子则辩于辞矣,然未达幽冥之情,识死生之说也。夫死之为言归也。归也者,归于道也。道也者,身以无形为主,故能与化推移。阴阳不能更,四节不能亏,是故洞于纤微之域,通于恍惚之庭。望之不见其象,听之不闻其声。挹之不冲,满之不盈。吹之不凋,嘘之不荣。激之不流,凝之不停。寥落溟漠,与道相拘。偃然长寝,乐莫是喻。”
诗句翻译:
曹子在池塘边漫步,走过杂草丛生的山野。萧条寂静,经过幽暗的障碍。看到骷髅,孤独地独自居住。
然后他伏在车轼上问它:“你准备结上缨冠和佩剑,为国君殉葬吗?将披甲执戈、战死沙场吗?还是忍受这顽固的疾病、命丧黄泉呢?或是寿终正寝、归入阴间?”
他敲着骷髅的残骸,叹息哀伤,哀叹白骨无灵。羡慕严周去楚国的故事,托梦与骷髅沟通情意。
此时骷髅好像活了过来,好像有生命似的。影子显现容貌隐现,厉声回答:“你是哪国贵族君子呀?既然驾着车子来,可怜它的枯朽。不怕你的咳嗽声,安慰它用你的话语。你善于辩辞,但未能理解生死之理,识破生死之说。死就是返回的意思。归,就是回归道。道是身体无形为本源,所以能与造化相互推移。阴阳不能更变,四气不能亏损,因此洞悉细微之处,通晓恍惚之境。看它不见形象,听它不闻声音。挹之不冲,满之不盈。吹之不凋,嘘之不荣。激之不流,凝之不停。寥落溟漠,与道相拘。偃然长寝,乐莫能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子对骷髅的好奇和同情。诗中通过曹子与骷髅的对话,表达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骷髅的答话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同时,诗人通过对骷髅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