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
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41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
早晨登上了高高的山坡,傍晚时分望向西边的山峦。
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
原野上生长着荆棘,鸟儿们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鸾和鹢(yì)等鸟有时栖息在这里,生命自有其自然规律。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建木树无法接近,而射干的花又如此美丽。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却看不到林中生长的葛藤,它们相互缠绕着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清晨与傍晚的自然景象,以及在这片大地上生活的生物们的状态。诗中的“荆棘被原野”和“群鸟飞翩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尊重和感慨。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中某些植物的不可接近性,同时也赞美了射干的优美。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则可能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思考,即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和规律,无需过于执着于个体的存在与否。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生态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