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意林]

语曰士非玉璧谈者为价[艺文类聚宝玉部]

以誉取人则权势移于下而朋党之交用以功进士则有德者未必授而凡下之人或见任也君子内洗其心以虚受人外设法度立不易方今人称古多贤患世无人退不三思坐语一世岂不惑耶[意林]

公卿大夫刻石作碑镌石作虎碑虎崇伪陈于三衢妨功丧德异端并起撞亡秦之钟作郑卫之乐欲以兴治岂不难哉[意林]

赏不避疏贱罚不避亲贵贵有常名而贱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逾经之以道德纬之以仁义织之以礼法既成而后用之谓有孝廉秀才之贡或千里望风承声而举故任实者渐消积虚者日长[意林]

夫欲定天下而任小人犹欲[案太平御览引作于]捕麋[案意林引作辖]鹿而兔苴不可得也[案四字从意林增]兔苴不能击麋鹿犹小人不能任大事[意林太平御览资产部]

诗句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译文
形体端正的人,并不去追求影子的笔直;声音平和的人,并不去追求声音的和谐;德行高深的人,并不去追求名声的遥远。

注释

  •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意林):指一个正直的个体,无需刻意追求外表的完美,自然就会显得端正。
  • 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意林):指一个平和的人,无需刻意追求声音的和谐,自然而然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指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需刻意追求名声的远播,其名声自然会远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格独立、自然和谐以及品德崇高的赞美。它强调,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不需要刻意修饰或追求外界的认可,而是自然流露,自然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通过自然的、不刻意的行为来达到社会的和谐和个人的完善。同时,它也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而不是外在的权势和名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