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诗句: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

译文:

然:呼气时,心和肺的脉象浮;吸气时,肾和肝的脉象沉;呼吸之间,脾的脉象则位于中间。

注释:

  • 呼气时:指吸气时(吸气时),指的是吸气的动作发生时。
  • 心和肺:指的是心脏和肺脏。
  •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 然:是的,表示肯定回答。
  • 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 然:是的,表示肯定回答。
  • 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 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
  • 是阴阳之法也。
  •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 此:这。
  •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
  • 然: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提问,表示疑问。
  • 此:指前文所说的“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 六脉俱动:指脉搏跳动六次,即指寸口上六个部位都出现了脉搏跳动。
  • 故:所以。
  • 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 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 故:所以。
  • 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 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 所谓一阴一阳者:所谓的一阴一阳,是指某个脉象同时具有两种性质。
  • 谓脉来沉而滑: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沉的感觉又有滑的特点。
  • 一阴二阳者:指的是某种脉象同时具有两种性质。
  • 谓脉来沉滑而长: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沉的感觉又有滑的特点,并且长度较长。
  • 谓脉来沉涩而短: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沉的感觉又有涩的特点,并且长度较短。
  • 时一沉也: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条件下。
  • 所谓一阳一阴者:所谓的一阳一阴,是指某个脉象同时具有两种性质。
  • 谓脉来浮而涩: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浮的感觉又有涩的特点。
  • 谓脉来长而沉涩: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长的形态又有沉涩的特点。
  • 谓脉来沉涩而短:指的是脉搏跳动时,既有沉涩的特点,但长度较短。
  • 时一浮也: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条件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