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下面是对《难经·论脉·三难》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
- 关键词注释: 关之前者指的是脉搏在寸口位置之前的部分,是阳气活动的地方;阳之动则表明这部分是阳气的活动。
- 译文: 在寸口位置之前,即手腕上距离大拇指侧大约一寸的位置,是阳气活跃的部分,脉搏应当呈现九分的长度并且是浮的,表示阳气充沛。
-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 关键词注释: 过者指脉象超过正常范围,即过于强烈或不足;减者指脉象低于正常范围,即过弱或过多。
- 译文: 如果脉象超出正常范围,即显得过于强烈或不足,就被称为「太过」;如果脉象低于正常范围,即显得过弱或过多,就被称为「不及」。
-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 关键词注释: 遂上鱼指的是脉搏上移至鱼际部位,表示脉搏异常;为外关内格则指出了具体的表现,即脉象在外关位(关之前)表现为内里格拒(关之后),形成内外不相应的现象。
- 译文: 脉搏上移到鱼际部位时,显示出内外不相合的状态,这就是阴气侵犯阳气所致的脉象。
- 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
- 关键词注释: 关之后者指的是脉搏在寸口位置之后的部分,是阴气活动的地方;阴之动则表明这部分是阴气的活动。
- 译文: 在寸口位置之后,即手腕上距离小拇指侧大约一寸的位置,是阴气活跃的部分,脉搏应当呈现一寸的长度并且是沉的,表示阴气充足。
-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 关键词注释: 过者指脉象超过正常范围,即过于强烈或不足;减者指脉象低于正常范围,即过弱或过多。
- 译文: 如果脉象超出正常范围,即显得过于强烈或不足,就被称为「太过」;如果脉象低于正常范围,即显得过弱或过多,就被称为「不及」。
-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 关键词注释: 遂入尺指的是脉搏进入尺部,也就是靠近肘部的一寸处;为内关外格则指出了具体的表现,即脉象在内关位(关之后)表现为外里格拒(关之前),形成内外不相应的现象。
- 译文: 脉搏进入尺部时,显示出内外不相合的状态,这就是阳气侵犯阴气所致的脉象。
- 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 关键词注释: 覆溢指的是脉搏上的鱼际部位向上溢出,形成了内外不相合的现象。真脏之脉指的是真脏脉象,是一种严重的病态表现。
- 译文: 因此说覆溢是真脏的脉象,这样的人不会生病但会死亡。
《难经·论脉·三难》通过详细的描述和解释,不仅丰富了中医脉诊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通过对原文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脉诊知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