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译文:
难经中的《论脉·二难》是这样记载的:“说:‘脉有尺寸,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尺寸是脉的主要部分和关键所在。从关脉起至尺脉处是尺部,这是阴气所治的地方;从关脉起至鱼际(指寸口)处是寸部,这是阳气所治的地方。所以把寸与尺分开来分别叫做尺部和寸部。所以阴气得到尺部的一寸位置,阳气则得到寸部的九分位置。从始到终,一寸九分,这就是所说的‘尺寸’。”
注释:
- 尺寸:指脉的长度和宽度,即指脉搏的大小和长度。
- 关脉起至尺脉处:指的是从手腕上的关脉开始,经过尺脉到达手腕底部的位置。
- 阴之所治也:指阴气所治理的部位。
- 从关至鱼际:指的是从手腕上的关脉开始,经过鱼际穴到达手腕顶部的位置。
- 寸内:指手寸部位,即手掌的前部分。
- 阳之所治也:指阳气所治理的部位。
- 分寸为尺:将手寸部位分开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尺部。
- 阴得尺内一寸:阴气得到的是尺部的一寸位置。
- 阳得寸内九分:阳气得到的是寸部的九分位置。
- 尺寸终始:指从关脉起,经过尺脉、鱼际穴,直到手腕顶部的过程。
- 一寸九分:指从关脉起,经过一尺到手腕顶部的距离是一九分。
赏析:
《难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之一,对中医脉诊学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难经·二难》中,通过对脉的长度和宽度的划分,进一步明确了脉诊的基本规则和理论。《论脉·二难》中的“尺寸”概念,是对脉象长度和粗细的直观描述,也是中医脉诊中非常重要的术语。通过将寸与尺进行明确的区分和定义,使脉学的理论更加系统化,也为后世的脉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