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诗句】
难经·论脉·五难
【译文】
问:脉搏有轻有重,是什么意思?
答:最初摸脉时,如三粒豆子的重量,与皮肤相合的,就是肺部。如六粒豆子的重量,与血脉相合的,是心脏。如九粒豆子的重量,与肌肉相合的,是脾脏。如十二粒豆子的重量,与筋平的,是肝脏。按之至骨,举指来疾的,是肾脏。所以说轻有轻重。
【关键词注释】
- 难经(nàn jīng):古代医学著作,为《黄帝内经》之后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
- 论脉(lùn mài):讨论脉象的学术著作。
- 五难:这是对“论脉”中五种不同情况(即初诊、复诊、诊久病、诊新病和诊不常见病症)的统称。
- 三菽(shuò):古代重量单位,一豆约等于二两,三菽则约等于六两。
- 皮毛:指皮肤和毛发。
- 肺: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之一,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 六菽:古代重量单位,一豆约等于二两,六菽则约等于十两。
- 血脉: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负责输送气血。
- 肌肉:中医理论中的组织器官之一,与运动和消化有关。
- 脾部(bí bù):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之一,与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有关。
- 肝:中医理论中的内脏之一,与情绪和疏泄功能有关。
- 筋:中医理论中的组织器官之一,与肌肉收缩有关。
- 肾: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之一,与生殖、生长发育和水液代谢有关。
【赏析】
本段出自《难经·论脉》,主要讲述了通过触摸脉搏的不同部位来判断脏腑病变的方法。通过对轻重不同的脉搏进行描述,展示了中医诊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明确了脉搏的轻重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然后逐一解释了各脏腑与相应脉象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中医对脉象的重视和应用。整体来看,这段文字既体现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展示了中医诊疗过程中对细节的关注和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