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译文:
有人说,人有三种虚证和三种实证。什么叫做虚证和实证呢?
答:有脉的虚实,有病的虚实,有诊的虚实。脉的虚实是濡脉为虚脉,牢脉为实脉;病的虚实是外发者为虚病,内入者为实证;言说的者为虚症,不说的者为实证;缓者的为虚证,急者的为实证。诊的虚实是痒者为虚症,痛者为实证;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所以说虚实。
注释:
- 难经 - 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黄帝内经》衍生而来,内容复杂,涉及多种病症的解释和治疗原则。
- 论病 - 指讨论各种疾病的性质与治疗方法。
- 四十八难 - 指的是《难经》中的四十八个难题,涉及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
- 曰:人有三虚三实 - 这句话表明接下来要讨论人的三种状态或性质,即“虚”和“实”,这是中医中常用的概念。
- 有脉之虚实 - 脉象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病理变化。
- 濡者为虚,牢者为实 - 濡脉表现为软弱无力,可能代表气血不足,而牢脉则显得坚实有力,可能代表气血充足或邪气侵袭。
- 病之虚实 - 疾病的状态也反映了身体的不同性质。
- 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 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以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即病变在体表的为虚,深入体内的为实证。
-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 语言表达的情况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说话少的可能是虚证,不说话的可能是实证。
-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 脉搏的快慢也能反映体质的不同。缓慢有力的为虚,快速有力的为实。
- 痒者为虚,痛者为实 - 疼痛或痒痛的感觉也可以指示身体状况,疼痛的可能是实证,痒痛的可能为虚证。
-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 外表看似有痛苦但实际上内心感到舒适的,表明外部有邪气侵犯但内部正气未受损害,属于外邪侵入但内部正气尚存的状态。
-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 外表看似没有痛苦但实际上内心感到痛苦的,表示内部有邪气侵袭但外部正气未受影响,属于内部疾病但外部表现正常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