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难经·论病·五十难》原文如下:
“问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译文:
问:疾病分为虚邪、实邪、贼邪、微邪和正邪五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答:根据疾病的发生顺序不同,可以将疾病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 从后面来的称为虚邪;
- 从前面来的称为实邪;
- 由自己不耐受或不适应的外来因素引起的称为贼邪;
- 由自己能够适应的外来因素引起的称为微邪;
- 自己生病引起的称为正邪。
注释:
- 问曰:“问”是提问的敬词。
- 曰:“说”在这里表示回答。
- 然:“然而”,表示对前文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
- 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后面来的”指的是疾病的发病位置在身体后方。
- 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前面来的”指的是疾病的发病位置在身体前方。
- 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由自己不耐受或不适应的外来因素引起的”指的是疾病是由身体不能耐受或不适应的环境或物质引起的。
- 从所胜来者为微邪:“由自己能够适应的外来因素引起的”指的是疾病是由身体能够适应的环境和物质引起的。
- 自病者为正邪:“自己生病引起的”指的是疾病是自身内部因素导致的。
赏析:
这段文字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分类的经典描述。它详细地解释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以及如何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疾病理论,并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