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
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
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注释】

  1. 难经:古代医书,为《黄帝内经》的简称。
  2. 论针法:讨论针刺方法。
  3. 七十难:指《黄帝内经》的《针经·七十二难》。
  4. 曰:问、说、答。
  5.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指在春夏季节进行针刺时要浅刺,而在秋冬季节进行针刺时要深刺。
  6. 阳气:指人体内部的阳气。
  7. 人气:指人体内部的气。
  8. 致:引导至、引至。
  9. 阴:指人体内部的阴气。
  10. 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指在针刺时,要使针体下沉到肾与肝的穴位中。
  11. 得气:针下有感应,即针感良好。
  12. 引持:拉取针下的感觉。
  13. 阴:指肾与肝的阴性属性。
  14. 温:指春天气候温暖。
  15. 必:一定、必须。
  16. 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指在针刺时,要使针体浅刺到心肺的穴位中。
  17. 得气:针下有感应,即针感良好。
  18. 推内:将针推入内部,即针下有感应。
  19. 阳:指心脏与肺的阳性属性。
  20. 夏寒,必致一阳者:指在夏天气候寒冷时,必须引导阳气到达心与肺的穴位中。
  21. 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同上。
  22. 得气:针下有感应,即针感良好。
  23. 推内:将针推入内部,即针下有感应。
  24. 是谓:这就是、这样说。
  25. 春夏致一阴:意思是春季和夏季都要用引导阴气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26. 秋冬致一阳:意思是秋季和冬季都要用引导阳气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赏析】
    此诗讲述了针刺深浅与四时变化的关系,以及阴阳理论在针灸中的运用。诗中提到春夏时节,由于阳气上升,人体内的阴气也相应上升,因此针刺时要浅刺;秋冬时节,阳气下降,人体内的阴气也相应下降,因此针刺时要深刺。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治疗原则。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春秋两季需要引导一阴(或一阳)的治疗方法,这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阴阳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整体来看,这首诗强调了针灸治疗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