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

译文:

井,是经气浅薄的地方,气血不足,难以使经气通畅。如何针刺?

然,井是木的,荥(yíng)是火的。火是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所以经说,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 。

注释:

  1. 诸井者:指井穴。
  2. 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说明井穴所在之处,经脉之气浅薄,气血不足,难以使经气畅行。
  3. 刺之奈何:如何针刺呢?
  4. 然:这样吧。
  5. 诸井者,木也:井穴所在之处,属木。
  6. 荥者,火也:荥穴在五行中属火。
  7. 火者,木之子:火是木所生。
  8. 当刺井者,以荥泻之:应当刺井穴,而以荥穴泻之。
    赏析:
    本题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针道》。这是关于针灸的一个具体问题,即如何针对“诸井”这种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题目要求逐句解读诗句,并给出翻译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需要对诗句进行逐句解读,然后进行翻译和注释,最后给出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这是一个引言,引出了下文的讨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井,是经气浅薄的地方,气血不足,难以使经气畅行。如何针刺呢?
    接下来的句子:“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这是对第一句的回答。在这里,“然”表示同意或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井穴所在之处,属木。荥穴在五行中属火。火是木所生。当刺井穴,而以荥穴泻之。也就是说,针刺的时候需要根据穴位的性质和经络的关系来进行,不能随意乱来。
    最后的赏析是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针灸的深入理解和精湛技艺。他们不仅关注穴位本身的性质,还关注穴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整体的病理变化。这种思维模式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