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
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诗句: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译文:
经言,东方是实际的,西方是虚空的;如果进行针刺治疗,那么应该针对南方进行治疗,以补充位于北方的疾病。
注释:
- 经言:指经文所言。
- 东方实,西方虚:指人体中,东方对应肝,为木,应实际;西方对应肺,为金,应空虚。
- 泻南方,补北方:指治疗方向应针对南方(火),因为火能生木;而北方(水)应被治疗,因为水能克火。
- 泻南方火,补北方水:指治疗时应该针对南方的火进行治疗,因为火是木之子,可以导致木实;而北方的水应被治疗,因为水是木之母,可以导致木虚。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中医中的五行理论和针灸的治法。首先,它指出了人体中东方和西方的不同状态,即木和金的关系,以及火和水的相互关系。然后,它解释了为什么要针对南方进行治疗的原因,因为南方是火,火能够生木。最后,它解释了为什么要针对北方进行治疗的原因,因为北方的水能够克火,所以需要进行治疗。这首诗强调了中医理论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针灸治疗中的针对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