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针有补泻,何谓也?
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面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

译文:

针法的补泻,是什么?

回答:不是呼吸出内针。知道如何用针的,相信其左手;不知道如何用针的,相信其右手。当刺之时,先以左手按压所刺荥、俞之处,然后弹面努之,用手爪向下按之,其气来,如动脉的样子,顺着针的方向刺之。得气后,就推针入内,这是补法;动针而伸之,这是泻法。如果没有得到气,就要与患者交换左右手。没有气,就是十死不治了。

注释:

难经:古代医学典籍中的一种,内容多为疑难问题或重要问题。

论针法:讨论针刺的方法。

七十八难:是《难经》中的第七十八种难题,即针刺的方法。

曰:针有补泻,何谓也?

回答:针灸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补法,另一种是泻法。

然:表示接下来将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原理。

补泻之法:补法和泻法。

非必呼吸出内针也:不是一定需要通过呼吸的方式把针插入体内。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知道如何用针的人,信任他的左手;不知道如何用针的人,信任他的右手。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面努之,爪而下之:当刺的时候,先让患者的左手按压所刺部位,然后用手掌弹击皮肤,用力向下按之。

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这时,如果患者感到有脉搏跳动的感觉,那么顺着针刺的方向刺进去。

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如果感觉得到了气血,就推动针深入下去,这是补法;如果感觉气血不足,就轻轻提针出来,这是泻法。如果没有感觉到气血,就要交换患者的左右手,否则会危及生命。如果连换两次都没有感觉到气血,那么就是死亡的征兆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