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以下是对《将苑》中《不陈》部分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古之善理者不师
- 解释:古代善于治理的人不会向别人学习。
- 关键词:善理、不师、圣人
- 善师者不陈
- 解释:善于教学的人不会展示自己。
- 关键词:善师、不陈、舜修典刑
- 善陈者不战
- 解释: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轻易发动战争。
- 关键词:善陈、不战
- 善战者不败
- 解释:擅长战斗的人不会失败。
- 关键词:善战、不败
- 善败者不亡
- 解释:擅长失败的人不会被消灭。
- 关键词:善败、不亡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古代圣人的治理方式,强调了在领导与管理中应避免的过度依赖他人指导、过分展示自己的指挥能力以及盲目追求胜利等问题。它提倡的是稳健的领导风格,即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能力和智慧,而不是频繁地展示和攻击。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即在任何行动和决策中寻求平衡,以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