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将苑 · 卷一 · 不陈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管理的人不会盲目模仿他人,那些真正学习他人的人也无需刻意表现自己。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策略的人不会轻易开战,能够以智取胜的人不会遭遇失败。历史上的圣贤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安于现状、乐于其职位,以至于老年时也不会相互攻击。比如,舜修明刑法,但并不因此滥用权力;咎繇作为司法官员,人们自然遵守法规,无需刑罚。这些事例表明了他们“善师者不陈”。同样,大禹南征三苗,西服犬戎,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平和的策略。如果楚国因内乱求助于秦国,最终得以返回并复兴。这些都体现了“善战者不败”的智慧和勇气。这些例子展示了古代圣贤们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失败。

注释与赏析

  1. “古之善理者不师”,意味着真正的智者不需要模仿他人,而是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反映了一种超越常规、自主创新的思维方式。
  2. “善师者不陈”,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实践,而不是为了展示或炫耀自己的知识。这种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3. “善陈者不战”,指出了在适当的时候保持低调和谨慎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和冲突。这也是现代和平倡导者所推崇的理念。
  4. “善战者不败”,强调了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以及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的能力。这是战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5. “善败者不亡”,表明即使在失败中也能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从而避免毁灭。这种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的态度是非常宝贵的。

《不陈》不仅是一部关于治理和军事策略的经典著作,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教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平衡,如何从历史和现实中吸取教训,以及如何以智慧和策略应对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