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兵起而静者,恃其险也;迫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卑而广者,徒来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半进而半退者,诱也;杖而行者,饥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币重而言甘者,诱也。
【注释】
夫:发语词。
兵起而静者:军队发动进攻时却故意显得不慌不忙的,是为了利用险要地势。
恃其险也:依仗着险要地势。
迫而挑战者:在逼近的时候主动发起挑战的,目的是为了引诱对方进入包围圈。
欲人之进也:是希望人前来进攻的意思。
众树动者:指敌方战车来犯。
车来也:是敌方战车来袭的意思。
辞强而进驱者:言辞强硬而强行前进的,是诱敌深入的计谋。
退也:是诱敌深入后撤退的意思。
半进而半退者:有进有退,是诱敌深入的一种策略。
诱也:是诱敌深入的意思。
杖而行者:拄着手杖走路的人,是疲惫不堪的样子。
见利而不进者:看到有利的时机却不进攻,是因为疲劳了。
劳也:是说因为疲于奔命而劳累。
鸟集者:像小鸟一样飞向营垒,表示敌人已到了营垒附近。
虚也:是说敌人已到营垒附近,但兵力并不充实。
夜呼者:夜间呼喊,是恐惧的表现。
恐也:是说敌人害怕了。
军扰者:军队被骚扰,是将领没有主见。
将不重也:是说将领失去了威信。
旌旗动者:旗帜飘扬,是混乱的标志。
乱也:是说部队混乱了。
吏怒者:士兵发怒,是说士卒疲惫不堪。
数赏者:多次赏赐,是说奖赏过多,造成士卒疲惫。
数罚者:多次处罚,是说惩罚过重,造成士卒疲惫。
来委谢者:主动来归顺并请求原谅的,是想要休息的意思。
币重而言甘者:用贵重的礼物,说得甜言蜜语,是诱骗对方投降的策略。
【赏析】
此诗为《孙子》兵法之策篇之一,论述了如何根据敌情采取不同的行动,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全诗共分十段,每段都是通过分析敌方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各种情况,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策略的意义。例如,“众树动者,车来也”一句,用“众树动”来形容敌军的车马出动,形象生动;“鸟集者,虚也”,则用“鸟集”来象征敌人的兵力空虚。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读起来既有哲理又富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