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游侠篇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注释:

  • “翩翩四公子”:形容四位显赫的年轻公子。
  • “浊世称贤明”:在混乱的世界中,他们被视为贤明的人。
  • “龙虎方交争”:比喻四公子之间正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 “七国并抗衡”:七个国家都在相互竞争和对抗。
  • “食客三千余”:他们的门客有三千多人。
  • “门下多豪英”:他们的门客中有众多的英雄豪杰。
  •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他们每天游说他人来劝说别人,而那些能言善辩的人也在其中自成一派。
  • “孟尝东出关”:孟子曾经从卫国东出关去到陈国。
  • “济身由鸡鸣”:孟子曾用鸡鸣来比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 “信陵西反魏”:信陵君(魏无忌)曾经帮助魏王打败了秦国。
  • “秦人不窥兵”:秦国的军队因此不敢轻易侵犯魏国。
  • “赵胜南诅楚”:赵国的平原君(平原无城)曾经向南诅咒楚国。
  • “乃与毛遂行”:于是和毛遂一起出发。
  • “黄歇北适秦”:黄歇曾经向北前往秦国。
  • “太子还入荆”:楚国太子屈原也曾经回到楚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游侠之士的作品,其中描绘了四位年轻的公子,他们在浊世中表现出贤明的品质,并且通过游说、辩论等方式来影响他人。诗中通过描述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和成就,展现了游侠之士的风采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时,诗人对游侠之士的评价也是倾向于古代的智者和英雄人物,如孟子、孔子等,体现了一种崇尚古典、重视道德的思想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