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韦曜吴书曰: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韂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

注[二]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

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

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一]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馀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诗:后曹操平定冀州,袁绍已死,韦曜记下这段历史。

译文:

在曹操平定冀州的战斗中,袁绍已经去世。据韦曜的《吴书》记载,曹操迎接刘备,携带辎重一百多辆。刘备派遣都尉张闿率领二百骑兵护送,但张闿在泰山郡的华、费地区杀害了刘备,并抢夺了他的财物,随后逃奔到淮南。因此,曹操将责任归咎于陶谦,从而发动对陶谦的讨伐。

注释:

  1. 太祖:指曹操,即魏武帝。
  2. 定冀州:平定冀州,指的是曹操征服或消灭了河北地区的割据势力袁绍,统一了北方。
  3. 劭时:指袁绍去世的时间。
  4. 韦曜吴书:韦曜所撰写的《吴书》,记录了三国时期的一些事件。
  5. 太祖迎嵩:曹操迎接刘备,即刘备投奔曹操。
  6. 辎重百馀两:辎重,指随行携带的物资和车辆;百馀两,指数量众多。
  7. 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韂送:陶谦派遣都尉张闿带领二百骑兵护送刘备。
  8. 兖州华、费间:兖州华县与费县之间的地方,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9. 杀嵩:杀害刘备。
  10. 取财物:夺取刘备的财物。
  11. 奔淮南:逃往淮河以南的地区,即刘备投靠了孙权。
  12. 孙盛:东汉末年的学者,其评论多涉及政治军事问题,此处评论曹操讨伐刘备的行为。
  13. 夫伐罪吊民:古代以讨伐有罪之人、慰问百姓为正道。
  14. 过矣:此句意为曹操的错误。
  15.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恰逢张邈和陈宫背叛,迎接吕布来反叛。
  16. 荀彧、程昱保鄄城:荀彧、程昱守卫鄄城,抵抗张邈的进攻。
  17. 范、东阿二县固守:范县和东阿县坚守城池,进行抵抗。
  18. 太祖乃引军还:曹操于是撤军回师。
  19. 布到:吕布到来。
  20. 攻鄄城不能下:无法攻克鄄城。
  21. 濮阳:濮阳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
  22. 青州兵奔:青州军队溃败逃跑。
  23. 太祖陈乱:曹操指挥混乱局面。
  24. 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司马楼异帮助曹操上马。
  25. 遂引去:于是退兵而去。

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曹操平定冀州后,袁绍已经去世的历史事件,以及曹操与陶谦之间的恩怨冲突,特别是曹操如何对待刘备的决策及其后果。诗中体现了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曹操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现实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