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闲,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
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
秋九月,太祖还鄄城。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冬十月,太祖至东阿。
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陶谦死,刘备代之。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一]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张邈从布,使其弟超将家属保雍丘。秋八月,围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兖州牧。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的一篇,记录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本诗通过讲述曹操的生平事迹、政治军事成就,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治国理念。下面是这首诗及其翻译:
诗句原文:
秋风萧瑟起,黄叶落纷纷,
长空雁南飞,战旗卷云间,
铁骑震天响,金戈耀日辉。译文: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长空之中大雁向南翱翔,
战旗在云端飘扬,
战马嘶鸣,金戈闪烁着光芒。
赏析
- 秋风与落叶
- 象征意义:秋天常常被视为一个萧瑟、凄凉的季节,象征着万物凋零和生命终结。在这里,秋风和落叶不仅描绘了一个季节的变化,更隐喻了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不安。落叶代表了曹操麾下士兵的离散和国家的衰败。
- 大雁南飞
- 迁徙意象:大雁南飞通常象征着避寒或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在这里,它们向南飞去可能暗示曹操军队的撤离或对北方不稳定的恐惧,以及他们对未来可能的新挑战的逃避。
- 战旗与战马
- 战争氛围:战旗在云间飘扬,描绘出一幅战场的壮阔景象。金戈则是战场上最直接的武器,代表着武力和冲突。这两个场景都强烈地传达了战争的氛围和曹操军队的勇猛。
- 金戈与剑光
- 武力展示:金戈闪耀的光芒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威慑和力量的象征。剑光则可能是从剑锋反射出的光线,增强了这一视觉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具有视觉冲击力。
通过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逐句解析和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曹操的生平事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权力和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