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觽。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一]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

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二]注[一]魏书曰: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曰: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注[二]世语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

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豊、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

《三国志》,是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录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重大事件。在这部历史著作中,关于魏书·武帝纪的部分,记载了曹操的功绩和事迹,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和政治改革者的风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
  • 原文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
  • 译文
    张济从关中撤退,来到南阳。张济战死,他的侄子张绣接管了他的队伍。
  1.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
  • 原文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 译文
    第二年春天的正月,曹操到达宛城。张绣投降,但后来又后悔了,再次反叛。
  1.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 原文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 译文
    曹操在战斗中失败,被流箭射中,他的长子曹昂和弟子曹安民遭遇不幸。
  1. 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
  • 原文
    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
  • 译文
    我知道为什么失败了。各位将军们,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会再失败了。
  1. 遂还许
  • 原文
    遂还许。
  • 译文
    于是返回许都。

  • 魏书曰: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曰: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 赏析
  • 这段注释描述了曹操所骑的马名“绝影”,它被流箭射中。其中,马的右臂也受伤严重,这可能影响了曹操的战斗能力。此外,曹昂无法骑马,却将马献给了曹操,最终因保护曹操而牺牲。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 世语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
  • 赏析
  • 这段注解提到了古代的一种礼仪制度,即三公领兵入见时需要交戟叉颈而前。这种礼仪体现了对皇帝的尊重和臣子的谦卑态度。然而,曹操在平定张绣后,不再遵循这一礼仪制度,这也反映出他对权力的态度和对传统的挑战。

  • **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
  • 赏析
  • 这部分讲述了袁术企图在淮南称帝的故事。袁术派遣使者向吕布报告此事,并请求吕布支持。吕布接受了袁术的请求,并向袁术发送了一封书信。然而,袁术得知后非常愤怒,决定攻打吕布。结果,吕布成功地击败了袁术。这一事件的叙述展示了当时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冲突。

《三国志》不仅是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那个时代社会政治、文化和军事的重要文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这段内容为我们展现了曹操的英勇和智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展望未来,同时也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