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觽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一]注[一]魏书曰: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雠而髃情以安,如何忘之?”

绍以为公外托公义,内实离异,深怀怨望。臣松之以为杨彪亦曾为魏武所困,几至于死,孔融竟不免于诛灭,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哉!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矣。

以下是对《三国志 · 魏书 · 武帝纪》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

  • 初,公为兖州:起初,曹操担任兖州的职务。
  • 以东平毕谌为别驾:任命东平人毕谌担任自己的助手,即别驾。
  • 张邈之叛也:张邈起兵反叛。
  • 邈劫谌母弟妻子:张邈劫持了毕谌的家人和仆人。
  • 公谢遣之:曹操感谢他们并放走了这些人。
  • 曰:“卿老母在彼:他说你母亲还在张邈那边。
  • 可去:可以走了。
  • 谌顿首无二心:毕谌磕头表示没有二心。
  • 公嘉之,为之流涕:曹操因此感激他,为他流下眼泪。
  • 既出,遂亡归:毕谌离开后,最终返回张邈身边。
  • 及布破:等到吕布被击败。
  • 谌生得:毕谌被俘获。
  • 觽为谌惧:部下都为毕谌担忧。
  • 公曰:曹操说。
  • 夫人孝于其亲者:如果一个人对他父母孝顺的话,难道不也会忠于君主吗?
  • 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这难道不是人们对待他们的父母应有的行为吗?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 以为鲁相:于是任命他为鲁国的丞相。

译文

魏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1][3][4] 桓帝世,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2^] 曹操担任兖州的职务,任命东平人毕谌担任自己的助手,即别驾。张邈起兵反叛时,毕谌的家人和仆人被张邈俘虏。曹操感谢他们并放走了这些人,毕谌表示没有二心,曹操因此感激他,为他流下眼泪。毕谌离开后,最终返回张邈身边。等到吕布被击败时,毕谌被俘获,部下都为毕谌担忧,曹操说:“如果一个人对他父母孝顺的话,难道不也会忠于君主吗?这正是我所期望的。”于是任命他为鲁国的丞相。

赏析

《三国志 · 魏书 · 武帝纪》通过描绘曹操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军事决策,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和仁爱。从“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开始,到“为人父而欺其子,为人兄而戮其弟”结束,整个故事贯穿着一种悲壮的情感。曹操对待家人的态度,不仅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