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公军官渡。
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
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于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一]注[一]献帝春秋曰:备谓岱等曰:“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魏武故事曰: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魏略曰: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三辅乱,忠饥乏噉人,随辈南向武关。值娄子伯为荆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聚觽千馀人以归公。拜忠中郎将,从征讨。五官将知忠尝噉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頉间髑髅系着忠马鞍,以为欢笑。
诗句
十二月,公军官渡。 这句表明曹操在十二月期间成功占领了官渡,这通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官渡之战对三国鼎立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十二月, 曹操在官渡成功占领此地。
- 官渡:地名,今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古战场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 成功占领此地:指曹操在此地击败了袁术的军队,为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注释
- 十二月:具体年份不详,但通常指的是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的某一时间点。
- 官渡:一个战略要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争夺的焦点。
- 成功占领此地:意味着曹操在此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赏析
官渡之战是曹操人生中的关键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三国势力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历史走向。通过对曹操在官渡的成功占领,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此外,官渡之战的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割据的状态,以及各方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