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关羽亡归刘备。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一]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二]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

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觽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觽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注[一]羽凿齿汉晋春秋曰: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怒。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曹操率领的骑兵不到六百,就发动攻击打败了袁绍的军队。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名将良和丑,袁绍的军队因此震动。
  2. “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曹操回到官渡重新整顿军队,袁绍则进军保卫阳武。
  3. “关羽亡归刘备。” ——关羽战败逃亡投靠了刘备。
  4.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八月,袁绍接连建立营地向前推进,依沙地建立营地,东西绵延几十里。曹操也分建营地与之对峙,但合战不利。
  5. “[一]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此时曹操军队不足一万,受伤的人有十分之三。
  6. “[二]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 ——袁绍再次进攻官渡,在内部挖掘隧道。曹操也在内部挖地道进行回应。
  7. “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觽大惧。” ——袁绍向曹操军营射出大量箭矢,如同暴雨一样密集,士兵们都戴上盾甲,整个军队非常恐惧。
  8.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当时曹操粮草短缺,于是写信给荀彧商议回师许昌。
  9. “彧以为‘绍悉觽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 ——荀彧认为,袁绍已经集中全部兵力驻扎在官渡,想要同曹操决一死战。曹操虽然力量薄弱,但却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如果不能控制局面,就会成为袁绍的猎物,这是天下的绝好机会。而且袁绍只是匹夫之勇,能够聚集人才却不善于使用。如果凭借你的神武英明再加上顺从大势,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
  10. “公从之。” ——曹操听从了这一建议。

赏析:

本诗描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作为一方势力的代表,面对强大的对手袁绍,采取了主动攻击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此诗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以及双方将领的心理变化,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智谋与勇气的重要性。通过对战事的描述,展现了曹操的智谋和战略眼光,同时也表现了他不畏强敌、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