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觽属袁绍,屯射犬。
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觽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觽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冬十一月,张绣率觽降,封列侯。
诗句: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译文:在四月时,曹操率军向黄河进发,命令史涣和曹仁率军过河攻击敌人。
注释:四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通常象征着万物开始生长,是一年中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时刻。此时,曹操正带领着他的军队向黄河进发,准备发动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他任命史涣和曹仁为将领,率领他们渡过河流,直接攻打敌人的据点。这里的“渡”是指军队渡过河流,而“渡河击之”则是形容军队在河流上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旨在进攻敌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曹操在四月时的军事行动。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和当时的军事形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操的军事思想和战术运用,以及他在战争中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