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一]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二]注[一]魏书曰: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
注[二]魏书载庚申令曰:“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译文】
七月十六日,命令曰:“司马法中有‘将军死守’之说,因此赵括的生母请求不追究赵括的责任。这是古代将领的困境,军队在外战败,而家里却遭受罪罚。自从任命将帅出征后,如果只是赏赐功劳而不是惩罚罪行,就不是国家的常法。现在命令各位将领出征,失败的要承担罪责,失利的免职降爵。”
注:魏书曰: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
注二:魏书载庚申令曰:“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注解:
- 己酉:指的是农历日期,这里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 司马法:指《司马法》,是一部古代兵书,强调军事原则。
- 将军死绥:意思是将军在战场上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持抵抗。
- 赵括之母:赵括的母亲为了救儿子,请求不要连坐赵括。
- 古之将者:指古代的将领,他们需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同时,还要维护家庭不受牵连。
- 军破于外:指军队在海外作战时失败。
- 家受罪于内:指国内因战争失败而受到牵连。
- 自命将征行:自己决定出征行动。
- 但赏功而不罚罪:只有奖励功劳,不处罚罪过。
- 非国典也:这不符合国家的规定。
- 抵罪:承担罪责。
- 失利者免官爵:如果失败,就会被免去官职和爵位。
- 秋七月:指农历七月。
- 亡乱已来:亡国乱政已经十五年了。
- 不见仁义礼让之风:看不到仁义礼让之风。
- 修文学:修建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 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选拔当地的杰出人才进行教育。
- 先王之道:指先代帝王的治国之道。
- 益于天下:对天下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