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一]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
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沉、散骑常侍王业、[二]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余命邪?
【原诗】
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沉、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余命邪?
【译文】
五年春季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夏季四月,命令有关部门遵循前次的命令,恢复大将军司马文王的职位为相国,封为晋公,给予九锡。 五月十六日,高贵乡公去世,享年二十岁。皇太后下令说:“我因为德才不足,遭遇家庭衰败,过去扶持东海王曹髦即位为皇帝,希望他能够继承皇位。看到他喜欢阅读书籍和书信文章,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性情暴戾,日益严重。我曾多次斥责他,他就更加愤怒,制造了丑恶叛逆的言论来诽谤我,最终导致两宫隔绝。他说的那些话,简直令人难以忍受,这不是天地所能容纳的。我秘密地告诉大将军,你不应该再担任皇帝的重任,担心你颠覆国家,死后没有脸面再见先帝于地下。大将军认为他还年轻,应当改过自新。然而这个小孩子性情暴躁,行为更加恶劣,用弓箭射向皇宫,祈祷射中我的脖子,箭还落在我的前面。我告诉大将军不能再容忍他了,已经说了几十遍了。这个孩子听到这些后,知道自己罪大恶极,就开始策划谋反的事情。贿赂收买了我的手下的人,让他趁我服药的机会暗中投毒,重新设计陷害。事情已经暴露,他竟然想要趁着机会发动兵变进入西宫杀死我。他召集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取出藏在黄色绢帛中的诏书给他们看,说要在今天实行。我的处境危险到极点,超过堆积的鸡蛋。我年老又孤单,难道还吝惜自己的生命吗?
【赏析】
这首诗出自《三国志·魏书·少帝纪》,记录了魏文帝曹丕对高贵乡公曹髦被害事件的处理及自己的处境。文中描绘了曹髦的残暴和残忍,同时反映了曹丕的无奈与忧虑。通过描述宫廷内部的斗争和冲突,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