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以韂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诏曰:“吴贼政刑暴虐,赋敛无极。孙休遣使邓句,□交址太守锁送其民,发以为兵。

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驱逐太守长吏,抚和吏民,以待国命。九真、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亦齐心响应,与兴协同。兴移书日南州郡,开示大计,兵临合浦,告以祸福;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又交址将吏各上表,言‘兴创造事业,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连诸郡,惧其计异,各有携贰。

权时之宜,以兴为督交址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乞赐褒銟,以慰边荒‘。

乃心款诚,形于辞旨。昔仪父朝鲁,春秋所美;窦融归汉,待以殊礼。今国威远震,抚怀六合,方包举殊裔,混一四表。兴首向王化,举觽稽服,万里驰义,请吏帅职,宜加宠遇,崇其爵位。

诗句

  • 癸卯:表示的是中国农历中的第13天。
  • 韂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韂是古时对将领的一种尊称。骠骑将军是汉代高级军事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大将军。司马望被提升到这个高位,意味着他的能力和战功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 九月戊午,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九月”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九月份。“中抚军司马炎”指的是当时担任中抚军司马一职的司马炎。司马炎在军事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显示了他的威望和能力。
  • 吴贼政刑暴虐,赋敛无极:“吴贼”是指当时的吴国(三国时期之一,位于长江下游)。“政刑暴虐”指的是政治严苛,刑罚残酷。“赋敛无极”则表明征收赋税没有限度,这反映了吴国统治阶级的暴戾和贪婪。
  • 孙休遣使邓句,□交址太守锁送其民:“孙休”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他派遣使者邓句去交阯(今越南北部地区)处理当地的事务。“□”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行动或措施。“锁送其民”意味着将交阯的居民集中起来并送往其他地方。
  • 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这里的“吴将吕兴”指的是当时的吴国的将领吕兴。“民心愤怒”表明当地民众对于吴国的统治非常不满和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说明吕兴响应中央政府的命令,率领军队成功平定了巴蜀地区,这是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
  • 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驱逐太守长吏:“即”表示迅速行动。“纠合豪杰”指的是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人。“诛除句等”意味着杀死了那些反对吴国统治的人。“驱逐太守长吏”则表明将这些官员赶出了地方。
  • 九真、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亦齐心响应:“九真”和“日南郡”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闻兴去逆即顺”意味着这些地区的人听说了吕兴的行动后,立即响应并支持他。“齐心响应”表明他们团结一致地支持吕兴。
  • 与兴协同:这里的“与兴协同”可能是指吕兴和他的支持者一起行动。
  • 移书日南州郡,开示大计:这里的“移书”指的是写信或者传令。“日南州郡”指的是日南郡这个地方。“开示大计”意味着公开宣布他们的计划和意图。
  • 兵临合浦,告以祸福:这里的“兵临合浦”指的是军队已经来到了合浦这个地方。“告以祸福”可能是通过某种方式告诉人们战争的后果和影响。
  • 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这里的“都尉唐谱等”指的是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人员。“进乘县”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意味着利用这个机会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 又交址将吏各上表,言‘兴创造事业,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连诸郡,惧其计异,各有携贰’:这里的“交址将吏”指的是当地的将领和官吏。“创造事业”可能是指他们在某个地方创建了新的事业。“大小承命”可能是指他们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郡有山寇,入连诸郡”可能是指当地的山贼经常侵扰附近的其他郡县。“惧其计异,各有携贰”可能是指由于担心计策的不同会导致分裂或背叛。
  • 权时之宜,以兴为督交址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乞赐褒銟,以慰边荒:这里的“权时之宜”可能是指根据当前的形势来决定合适的人选。“以兴为督交址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可能是任命吕兴担任交阯地区的军事长官、大将军和定安县的侯。“乞赐褒銟,以慰边荒”意味着请求朝廷给予赏赐和荣誉,以此来安抚边疆地区的百姓。

译文

  • 癸卯,以韂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在壬辰这一天,任命韂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在九月戊午日,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 辛未,诏曰:“吴贼政刑暴虐,赋敛无极。”:在辛未这一天,皇帝下诏说:“东吴的统治者残暴无道,征收赋税没有限度。”
  • 孙休遣使邓句,□交阯太守锁送其民:孙休派遣使节邓句去交阯(今越南北部地区),命令交阯的太守将那里的百姓集中起来并运送到其他地方。
  • 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吴国的将领吕兴因为当地民众对他的不满而发动起义,同时也接受了中央军队的胜利,平定了巴蜀地区。
  • 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驱逐太守长吏:他迅速联合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杀死了那些阻碍他的人,并将太守长吏全部驱逐出去。
  • 九真、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亦齐心响应:九真(今广西一带)和日南郡(今越南北部)得知吕兴的行动后,都立即响应并支持他。
  • 与兴协同:吕兴和他支持的人一起行动。
  • 移书日南州郡,开示大计:他们向日南州郡发送书信(可能是公文),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
  • 兵临合浦,告以祸福:军队已经到达了合浦这个地方,告诉他们如果继续作战将会有什么后果。
  • 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派都尉唐谱等人去进乘县,并借助南中都督护军霍弋的机会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工作。
  • 又交址将吏各上表,言‘兴创造事业,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连诸郡,惧其计异,各有携贰’:还有其他地方的将领和官吏也上表陈述了吕兴在当地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对局势的看法。
  • 权时之宜,以兴为督交址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乞赐褒銟,以慰边荒:鉴于当前的情况,决定任命吕兴为督交阯诸军事(负责管理交阯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上大将军(高级军事职务)、定安县侯(封爵),并请求朝廷赏赐他荣誉来安慰边疆的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权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展示了孙权在统一南方过程中的决心和策略,以及他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诗中涉及的人物包括孙权、孙休、吕兴、邓句以及交趾的官员们。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和言论,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立场和态度,以及他们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