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一]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
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黄初三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文帝不从,遂立为皇后。[二]注[一]魏书曰:父永,官至南郡太守,谥敬侯。母姓董氏,即堂阳君,生三男二女:长男浮,高唐令,次女昱,次即后,后弟都,弟成。后以汉中平元年三月乙卯生,生而有异常。
文德郭皇后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她的故事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家族荣誉。以下是关于她的诗句翻译及注释:
- 诗句:
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
祖世长吏。[1]
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
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
[2^]
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
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
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
黄初三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2^]
- 译文:
文德郭皇后,出身于安平广宗。她的父亲郭永,曾任长吏。年轻时,郭永认为女儿有王者之气,便给她取名为“女王”。由于早年失去双亲,她曾流落至铜鞮侯家。后来,曹操成为魏国的丞相时,她得以进入东宫。郭皇后聪明机智,经常为朝廷进言献策。文帝曹丕即位后,她成为了他的夫人。在继承皇位后,她被册封为贵嫔。甄后的死因与郭皇后有关。在黄初三年,当曹丕准备立她为皇后时,中郎栈潜上书表示反对。他认为古代帝王治理天下时,不仅要依靠外部辅佐,也要有内部的帮助。国家能否安定和兴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贤明的女性。商朝末年,夏桀因为末喜的宠爱而逃亡到南巢,最终导致国家的败亡。周朝末年,纣王通过炮烙等残酷的刑罚来娱乐他的宠姬妲己。因此,圣哲之人在选择皇后时,都谨慎地选择有贤良品德的女子来统领后宫,恭敬地侍奉宗庙,进行暗地里的教育。《易经》说:“家道正则天下安定。”这表明内外结合,遵循先王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春秋书中写道:“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齐桓公在葵丘誓师时也说过:“无以妾为妻。”因此,后世若后宫中的美人地位过于尊贵,容易导致贱人的暴贵,臣下担忧这会导致后世对上下尊卑的轻视以及道德败坏的开始。
文德郭皇后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女性如何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保持尊严和智慧。她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家族荣誉和情感纠葛。她的智慧和决断力使她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最终成为魏国的重要人物。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她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