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奏可之。
景初元年夏,有司议定七庙。冬,又奏曰:“盖帝王之兴,既有受命之君,又有圣妃协于神灵,然后克昌厥世,以成王业焉。昔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而帝挚、陶唐、商、周代兴。周人上推后稷,以配皇天,追述王初,本之姜嫄,特立宫庙,世世享尝,周礼所谓‘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妣’者也。诗人颂之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言王化之本,生民所由。又曰:“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诗、礼所称姬宗之盛,其美如此。大魏期运,继于有虞,然崇弘帝道,三世弥隆,庙祧之数,实与周同。今武宣皇后、文德皇后各配无穷之祚,至于文昭皇后膺天灵符,诞育明圣,功济生民,德盈宇宙,开诸后嗣,乃道化之所兴也。寝庙特祀,亦姜嫄之閟宫也,而未着不毁之制,惧论功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
注释
- 并奏可之: 指同时上奏得到皇帝的批准。
- 景初元年夏: 即魏明帝曹叡(yu)执政的第一年夏季。
- 有司议定七庙: 官员们商议决定建立七座帝王陵墓的庙宇。
- 冬,又奏曰: 在冬季,官员们再次上奏。
- 盖帝王之兴: 意指一个国家或王朝的兴起。
- 既有受命之君: 指的是拥有天命继承权的君主。
- 又有圣妃协于神灵: 意指除了具有天命继承权的君主之外,还有神圣的女性与之配合,共同维护国家和神灵之间的和谐。
- 然后克昌厥世: 意思是这样之后才能使得国家繁荣昌盛。
- 以成王业焉: 用来完成帝王的事业。
- 昔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 古代高辛氏通过占卜确定四位嫔妃所生的儿子都能统治天下。
- 帝挚、陶唐、商、周代兴: 这四个朝代分别是帝挚、陶唐、商朝和周朝相继建立。
- 周人上推后稷: 周朝人推崇后稷(传说中周朝开国先祖)作为配对皇天的始祖。
- 追述王初,本之姜嫄: 追溯到最初时期,将姜嫄作为基础。
- 特立宫庙,世世享尝: 特意设立了宫庙,一代代享用。
- 周礼所谓‘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妣’者也: 根据周礼的说法,这是用来祭奠祖先的一种仪式。
- 诗人颂之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诗人歌颂说:“最初的人民,就是姜嫄。”
- 言王化之本,生民所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道教化的根源,是人民的来源。
- 又曰:‘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这首诗又赞美说:“閟宫充满了吉祥,实实在在枚枚,赫赫姜嫄,德行永不消逝。”
- 诗、礼所称姬宗之盛: 根据《诗经》和《礼记》,称赞姬姓氏家族的兴盛。
- 大魏期运,继于有虞: 大魏国的运势如同继任有虞氏一样。
- 然崇弘帝道,三世弥隆: 但是崇尚弘扬帝王之道,三代都十分繁荣昌盛。
- 庙祧之数,实与周同: 祭祀祖宗的次数和周代相同。
- 今武宣皇后、文德皇后各配无穷之祚: 现在两位皇后各自享有无尽的福气。
- 至于文昭皇后膺天灵符: 文昭皇后得到了上天赐福的符命。
- 诞育明圣,功济生民: 诞育出英明的圣人,功绩惠及了民众。
- 德盈宇宙,开诸后嗣: 她的德行充满宇宙,为后代开创了先例。
- 乃道化之所兴也: 这就是道德教化兴起的地方。
- 寝庙特祀,亦姜嫄之閟宫也: 祭祀的寝庙也被称为姜嫄的閟宫。
- 而未着不毁之制: 但是没有制定不毁坏的制度。
- 惧论功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 担心因为功劳和品德的回报而被后世忽略。
- 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 这不是用来显示孝顺给后世的人看的。
译文
魏明帝即位的第一年夏天,有关部门讨论建立七座帝王陵墓的庙宇。冬天,他们再次上奏说:“帝王的兴起,既有接受天命的君主,又有神圣的女性与其合作,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成就帝王事业。过去高辛氏占卜四妃之子都有天下的预言,而帝挚、陶唐、商、周等朝代相继建立。周人尊崇后稷,认为他能配享皇天,追述王初的起源,把姜嫄确立为根基,特别建立了庙宇,一代代享用祭祀。根据周礼的说法,这叫做‘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妣’。诗人歌颂说:‘起初生民时,当时维姜嫄。’这是说王道教化的根本,是人民的来源。另外一首诗说:‘閟宫内充满了吉祥,实实在在地承载着吉祥,赫赫姜嫄的美德永不消失。’《诗经》、《礼记》都称赞姬姓氏家族的兴盛。大魏国的运势就像继承了虞舜一样,但是崇尚弘扬帝王之道,三代都非常繁荣昌盛。祭祀祖宗的次数和周代相同,现在两位皇后各自享有无尽的福气,直到文昭皇后得到了上天赐福的符命,生育出了英明的圣人,功绩惠及了民众,德行充满宇宙,为后代开创了先例。这就是道德教化兴起的地方。祭祀寝庙也被称为姜嫄的閟宫,但是没有制定不毁坏的制度,担心因功劳和品德回报被后世忽略,这不是用来显示孝顺给后世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