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吴贼寇扬州,以像为伏波将军,持节监诸将东征,还,复为射声校尉。三年薨,追赠韂将军,改封魏昌县,谥曰贞侯;子畅嗣。又封畅弟温、□、艳皆为列侯。四年,改逸、俨本封皆曰魏昌侯,谥因故。封俨世妇刘为东乡君,又追封逸世妇张为安喜君。

注[一]魏书载三公奏曰:“盖孝敬之道,笃乎其亲,乃四海所以承化,天地所以明察,是谓生则致其养,殁则光其灵,诵述以尽其美,宣扬以显其名者也。今陛下以圣懿之德,绍承洪业,至孝烝烝,通于神明,遭罹殷忧,每劳谦让。先帝迁神山陵,大礼既备,至于先后,未有显谥。伏惟先后恭让着于幽微,至行显于不言,化流邦国,德侔二南,故能膺神灵嘉祥,为大魏世妃。虽夙年登遐,万载之后,永播融烈,后妃之功莫得而尚也。案谥法:”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昭者,光明之至,盛久而不昧者也。宜上尊谥曰文昭皇后。“是月,三公又奏曰:”自古周人始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今文昭皇后之于万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祀)[妃]之尊,而克让允恭,固推盛位,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礼)[祀]*,非所以报显德,昭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先妣别立寝庙。“

夏,吴贼寇扬州,以张俨为伏波将军,持节监诸将东征,还,复为射声校尉。三年薨,追赠韂将军,改封魏昌县,谥曰贞侯;子畅嗣。又封畅弟温、□、艳皆为列侯。四年,改逸、俨本封皆曰魏昌侯,谥因故。封俨世妇刘为东乡君,又追封逸世妇张为安喜君。

【注释】

  • 张俨:人名,可能是三国时期人物。
  • 伏波将军:古代官名,负责边防的军事将领。
  • 持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凭证。
  • 东征:指向东出征,可能是指对吴国的战争。
  • 薨(hōng):死。
  • 韂(wěi)将军:官职名,此处可能是误植或笔误。
  • 魏昌县:地名,可能是张俨被封的地方。
  • 谥:古代对死者的一种评价或称谓,通常由朝廷赐予。
  • 贞侯:谥号之一,表示死后被称赞为贞洁。
  • 世妇:古代女子的一种封号,这里特指张俨的配偶。
  • 东乡君:封号之一,指在一个地方有地位的人。
  • 安喜君:封号之一,指在一个地方受到尊敬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三国时期一位名叫张俨的将领及其家族的历史记录。诗中描述了张俨在抗击吴国侵略时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在战争中去世后朝廷对他的追赠和纪念活动。诗中提到张俨被封为“文昭皇后”和“贞侯”,显示了朝廷对张俨的崇敬和对其家族的荣誉。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张俨的妻子刘氏被封为“东乡君”,以及他的兄弟也被追封为列侯,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对家族成员的尊重和荣耀。此外,诗中还强调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张俨及其家族历史的一种赞颂和纪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