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追封谥太后父满为西都定侯,以立子建绍其爵。

封太后母杜为合阳君。

芝迁散骑常侍、长水校尉,[一]立,宣德将军,皆封列侯。建兄箰,出养甄氏。箰及建俱为镇护将军,皆封列侯,并掌宿韂.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丘俭、钟会等作乱,咸假其命而以为辞焉。景元四年十二日崩,五年二月,葬高平陵西。

注[一]魏略曰:诸郭之中,芝最壮直。先时自以他功封侯。

注[二]晋诸公赞曰:建安叔始,有器局而强问,泰始中疾薨。子嘏嗣,为给事中。

评曰: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于斯为美。

追观陈髃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追封谥太后父满为西都定侯,以立子建绍其爵。

  • 诗句解读:这句诗描述了齐王即位后对太后及其父亲的一种尊称和纪念。”永宁宫”指的是太后居住的宫殿,而”追封谥”则意味着对她父亲的一种荣誉性称呼,表明其功绩与贡献。
  • 译文与注释:齐王登基后,尊崇皇太后,为她建立了永宁宫,并追封她的父亲满为西都定侯,以继承他的权利并表示敬意。
  • 赏析:此句展现了朝廷对家族成员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反映了古代皇室家族荣誉的重视。

封太后母杜为合阳君。

  • 诗句解读:此句描述太后的母亲被封为君主级别的封号,这体现了太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她母亲的地位。
  • 译文与注释:太后的母亲杜被封为合阳君,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 赏析:通过封赏太后亲属,展示了朝廷对太后家庭的特别关照和重视。

芝迁散骑常侍、长水校尉,[一]立,宣德将军,皆封列侯。建兄箰,出养甄氏。箰及建俱为镇护将军,皆封列侯,并掌宿韂.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丘俭、钟会等作乱,咸假其命而以为辞焉。景元四年十二月崩,五年二月,葬高平陵西。

  • 诗句解读:这句描述了几位重要人物的官职变化及其最终的命运。
  • 译文与注释:芝被升迁为散骑常侍和长水校尉,之后又成为宣德将军,均封有侯爵。建和其兄长箰都被派往其他地方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共同管理军事。当三位年轻的皇帝年幼时,他们作为辅佐大臣参与决策,处理重大事务,所有行动都在咨询过太后后才能实施。后来丘俭、钟会等人起兵叛乱,他们借用太后的名义为自己辩解。景元四年十二月,皇后去世;五年二月,安葬在高平陵西边。
  • 赏析:这段描绘了后宫势力在朝政中的影响及最终的灭亡。通过宫廷内部的纷争,反映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女性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受限问题。

评曰: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于斯为美。

  • 诗句解读:这句评论总结了魏晋时期后妃家庭的状况,指出尽管她们拥有财富和尊贵的地位,但在政治权力上却无法掌握主导权。
  • 译文与注释:评论中提到魏晋时期后妃家族虽然富贵,但未能掌握政治大权,不能像汉代那样掌控朝政。
  • 赏析:此句反映出历史变迁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从过去的积极参与到逐渐边缘化的过程,强调了历史的变革与进步。

追观陈髃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 诗句解读: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历史中类似议论的评价,这些议论被视为历代君王的行为准则。
  • 译文与注释:回顾陈群(陈髃)的建议和谷永(栈潜)的议论,这些观点被认为是历代君王行为的准则和榜样。
  • 赏析:通过提及这些历史人物的观点,展示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强调了遵循前人经验教训的价值。

追源远考,厥旨微显,岂徒然哉!

  • 诗句解读:这句诗歌强调了深入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 译文与注释:追溯历史的起源可以发现其细微之处的意义,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认识。
  • 赏析:这句话鼓励后人不仅要注重表面的事件,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和启示。

以上是《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的部分诗句解读和译文注释。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后宫文化和社会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