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孔璋!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吾子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长安。

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本同而末离,努力努力,夫复何言!

注[一]臣松之案英雄记云:“袁绍使张景明、郭公则、高元才等说韩馥,使让冀州。”

然*[则]*馥之让位,景明亦有其功。

其余之事未详。

注[二]臣松之案:公孙瓒表列绍罪过云:“绍与故虎牙将军刘勋首共造兵,勋仍有效,而以小忿枉害于勋,绍罪七也。”疑此是子璜也。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氏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将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与袁氏本无怨隙,今为本朝郡将之故,自致残困,吏民何忍当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筋角,后无可复食者。主簿启内厨米三斗,请中分稍以为糜粥,洪叹曰:“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觽分歠之,杀其爱妾以食将士。

诗句解读与翻译- 行矣孔璋!

  • 注释: 行动吧,孔璋。

  • 译文: 走吧,孔璋。

  • 足下徼利于境外

  • 注释: 您在境外谋求利益。

  • 译文: 您在国外追求名利。

  • 臧洪授命于君亲

  • 注释: 臧洪将命运托付给了君王和亲人。

  • 译文: 臧洪把命运交给了君王和亲人。

  • 吾子托身于盟主

  • 注释: 我的儿子寄托在盟主身上。

  • 译文: 我儿子寄托在盟主身上。

  • 夫复何言

  • 注释: 还有何话可说?

  • 译文: 还有何话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他们因同为忠臣而遭受不同待遇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孔璋”、“吾子”等称呼,强调了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相似性,但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从而引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思考。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仍保持坚定信念的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