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咸流涕,无能仰视者。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

城陷,绍生执洪。绍素亲洪,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谓曰:“臧洪,何相负若此!今日服未?”洪据地瞋目曰:“诸袁事汉,四世五公,可谓受恩。今王室衰弱,无扶翼之意,欲因际会,希冀非望,多杀忠良以立奸威。洪亲见呼张陈留为兄,则洪府君亦宜为弟,同共暞力,为国除害,何为拥觽观人屠灭!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绍本爱洪,意欲令屈服,原之;见洪辞切,知终不为己用,乃杀之。[一]洪邑人陈容少为书生,亲慕洪,随洪为东郡丞;城未败,洪遣出。绍令在坐,见洪当死,起谓绍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臧洪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绍惭,左右使人牵出,谓曰:“汝非臧洪俦,空复尔为!”容顾曰:“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

诗句翻译:
将士们纷纷流下眼泪,无法仰望的只有他们。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卧而死,没有一个人离开叛变。当城池陷落时,袁绍捉住了臧洪。袁绍一向亲近臧洪,特意为他布置帷幔,在大会中接见将领们看臧洪,并问他:“臧洪,你为什么辜负了我?现在服罪了吗?” 臧洪站起来瞪着眼睛说:“你们袁家侍奉汉朝,四代五公,可以说是受恩深重。现在王室衰弱,没有辅助扶持的意旨,却想要趁此机会,希望非分的愿望得到满足,多杀忠良来建立自己的威望。我亲耳听到称呼张陈留为兄,那么我的兄长(指臧洪)也应当是弟,同舟共济,为国家铲除祸害,为什么拥兵观看别人屠戮!可惜我力量薄弱,不能挥剑报仇,说什么服罪呢!”袁绍本来喜爱臧洪,本想让他屈服,但见臧洪言辞恳切,知道他终究不会归顺自己,就杀了他。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三国时期,袁绍因嫉妒和猜忌,杀害了忠诚的将领臧洪。诗中的臧洪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敌人的愤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内心的挣扎。同时,诗中的其他人物如陈容等也展示了他们对臧洪的敬仰和对他的死感到痛心疾首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悲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