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臣松之以为张鲁虽有善心,要为败而后降,今乃宠以万户,五子皆封侯,过矣。习凿齿曰:鲁欲称王,而阎圃谏止之,今封圃为列侯。夫赏罚者,所以惩恶劝善也,苟其可以明轨训于物,无远近幽深矣。今阎圃谏鲁勿王,而太祖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燋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仗力,干戈不戢矣。太祖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虽汤武居之,无以加也。魏略曰:黄初中,增圃爵邑,在礼请中。后十余岁病死。晋书云:西戎司马阎缵,圃孙也。
注[三]魏略曰:刘雄鸣者,蓝田人也。少以采药射猎为事,常居覆车山下,每晨夜,出行云雾中,以识道不迷,而时人因谓之能为云雾。郭、李之乱,人多就之。建安中,附属州郡,州郡表荐为小将。马超等反,不肯从,超破之。后诣太祖,太祖执其手谓之曰:“孤方入关,梦得一神人,即卿邪!”乃厚礼之,表拜为将军,遣令迎其部党。部党不欲降,遂劫以反,诸亡命皆往依之,有觽数千人,据武关道口。太祖遣夏侯渊讨破之,雄鸣南奔汉中。汉中破,穷无所之,乃复归降。太祖捉其须曰:“老贼,真得汝矣!”
诗句:
黄初中,增圃爵邑,在礼请中。
后十余岁病死。
晋书云:西戎司马阎缵,圃孙也。
译文:
在东汉黄初年间(220年-226年),魏文帝曹丕对阎圃进行了封赏,并给予其额外的爵位和土地。之后过了十多年阎圃因病去世。晋朝的史书记载,阎缵是阎圃的孙子。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关系变化,以及阎圃的家族背景。阎圃因善心而投降曹操,后被加封为列侯,显示出当时政权对于功臣的优待与奖励。然而后来阎圃去世,反映出政治变动对家族成员影响的深远意义。此外,晋朝时期的阎缵继承了祖辈的荣耀,体现了世族对权力的追求和继承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