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
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忠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以下是对《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袁谭在青州”部分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诗句: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
- 译文:袁谭在青州,征召袁修为治中从事,而别驾刘献多次诋毁袁修。后来刘献因为犯罪应当被处死,袁修为他辩护,得以幸免。
- 注释:青州,指东汉末年的青州刺史部地区,包括今山东、河北等地。辟,征召。修中,即治中,是地方官职名,主要负责处理政务。别驾,古代官职名,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监督。刘献,指刘表的别驾。
- 诗句: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
- 译文:当时的人因此更加认为袁修为人正直。袁绍又征召袁修为即墨县令,后来又担任袁谭的别驾。
- 注释:时人,指当时的人们或社会舆论。袁绍,指袁绍,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袁修,指袁修为,字曜卿,陈郡扶乐人。即墨,地名,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
- 诗句: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
- 译文:袁修劝谏道:“兄弟之间相互攻击,这是导致失败灭亡的道路。”
- 注释:兄弟,这里指的是袁谭和袁修为兄弟关系。还相攻击,指互相争斗。是败亡之道,意思是如果这样做会导致失败灭亡。
- 诗句:谭不悦,然知其忠节。
- 译文:袁谭不高兴,但知道他的忠诚。
- 注释:不悦,不高兴或不愉快。然,但是。忠节,忠诚和节操。
- 诗句:后又问修:“计安出?”
- 译文:后来袁修问袁谭:“你的计划是什么?”
- 注释:问计,询问计策或方法。
接下来会分析《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其他相关句子及其含义,并给出整体赏析。
赏析
《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是一部记录历史人物事迹的书籍,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代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
从诗句“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可以看出,袁谭和袁修为兄弟关系,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重要背景。此外,刘献作为别驾,其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
“时人益以此多焉”说明袁修的行为得到了当时人的认可和赞扬,这也反映了他的品德和才能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品行和政治操守的重视。
“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描绘了袁修在不同政治背景下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智慧和勇气。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反映了袁修在政治斗争中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以及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这不仅是个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他政治手腕的证明。
通过对《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人物性格和命运变化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这种历史的回顾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过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