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

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明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乎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踏顿之首可不战而擒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自以始为居难,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

《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赏析

诗句释义

  •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

  • 解析:畴经常愤慨乌丸多次杀害其郡的官员和贵族。虽然有讨伐他们的想法,但因力量不足无法实现。

  • 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

  • 解析:曹操还未到达,就先派人召见畴,并命田豫向其传达意思。

  • 畴戒其门下趣治严。

  • 解析:畴告诫他的部下要迅速整顿军务,加强戒备。

  • 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

  • 解析:门人对畴说:“过去袁公仰慕您,五次派使者到您的家乡去请先生出仕,您坚持义理不肯屈从。现在曹公用一次使者就能让您出仕,这是什么原因呢?”

  • 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

  • 解析:畴笑着回答说:“这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译文与注释

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时,因为路途遥远和道路险恶,军队无法快速前进。于是曹操便让畴随军前往,并在军中任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询。在出征前,畴告诫手下要整饬军备,准备迎战。他回答了门人关于袁公为何五次请他出仕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坚守道义,不愿屈从于权势。”

赏析

在这篇史料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畴的坚定立场和高洁品质,还可以感受到他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聪明才智。畴的言行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忠诚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国家大义面前的坚定立场。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