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兴征祥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祯瑞也。“正始元年,戴凭之鸟巢臶门阴。臶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时年一百五岁。是岁,广平太守王肃至官,教下县曰:”前在京都,闻张子明。来至问之,会其已亡,致痛惜之。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昔绛县老人屈在泥举涂,赵孟升之,诸侯用睦。愍其耄勤好道而不蒙荣宠,书到,遣吏劳问其家,显题门户,务加殊异,以慰既往,以劝将来。“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之。

诗句

汉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兴征祥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祯瑞也。正始元年,戴凭之鸟巢臶门阴。臶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时年一百五岁。是岁,广平太守王肃至官,教下县曰:”前在京都,闻张子明。来至问之,会其已亡,致痛惜之。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昔绛县老人屈在泥举涂,赵孟升之,诸侯用睦。愍其耄勤好道而不蒙荣宠,书到,遣吏劳问其家,显题门户,务加殊异,以慰既往,以劝将来。”

译文

汉朝早已覆灭,魏国已经得到它。我们追求什么征祥呢?这块石头,是当代的变异而将来的祯瑞。正始元年,戴凭这只鸟儿停在臶的门旁。臶告诉门人说:“戴鵀阳鸟,却巢门阴,这是凶祥啊!”于是拿起琴弹奏歌唱,写了两首诗,十多天后就去世了,那一年他一百五岁了。这一年,广平太守王肃来到他的家乡,教下面的人说:“我在京都听到过你的名望。我到了你的家乡后去访问你,可惜你已经去世了,我非常悲痛和遗憾。你是一位勤奋好学的隐士,不愿与世争利,以道为乐。以前绛县的老人屈在泥里被抬着走,赵孟将他提拔起来,诸侯因此和睦相处。可怜他老迈勤劳喜爱道义而不能享有荣耀和宠爱,书信一到,派官吏慰问他的家属,大书特书他们的门楣,务必给予特殊的礼遇,以安慰他已经离去的人,以鼓励未来的人。”

注释

  • 汉已久亡: 汉朝早已灭亡。
  • 魏已得之: 魏国已经获得它。
  • 何所追兴征祥乎: 我们要追求什么呢?
  • 此石: 这里指的就是那块石头,即下文所说的“变异而将来之祯瑞”。
  • 当今之变异: 指这块石头。
  • 将来之祯瑞: 指未来吉祥的象征。
  • 正始元年: 指三国时代曹魏的正始元年(240年)。
  • 戴凭之鸟: 指的是传说中的凤凰。
  • 巢门阴: 停在门前的阴暗处。
  • 臶告门人: 臶告知门人。
  • 屈在泥举涂: 比喻屈原因被抬举而被世人所知晓。
  • 赵孟升之: 赵孟将他提升起来。
  • 悯其耄勤好道而不蒙荣宠: 可怜他年迈勤劳喜爱道义而不能享有荣耀和宠爱。
  • 太祖曰: 指曹操。
  • 转居陆浑山中: 改变居住地点在陆浑山中。
  • 躬耕乐道: 亲自耕种,乐于道家的生活。
  • 闾里敬而爱之: 邻里敬重并爱护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故事,通过对其生前和死后的不同评价,表达了对隐士的尊敬和怀念,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与感慨。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对道义的坚持和对社会现实的淡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士的评价和态度,以及人们对隐士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