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琰与司马朗善,晋宣王方壮,琰渭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涿郡孙礼、卢毓始入军府,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皆公才也。”后林、礼、毓咸至鼎辅。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笃义,类皆如此。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三国志·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解析历史人物性格与命运

  1. 始琰与司马朗之善
  • 两人关系深厚,互相尊重
  • 对彼此能力有深刻认识
  • 初识时对彼此评价极高
  1. 晋宣王时期之评价
  • 司马朗自认为不如
  • 琰常持此论,坚持己见
  • 二人观点不同,引发讨论
  1. 从弟林年少名望
  • 虽非世家出身,仍被看好
  • 家族中少有人能与之比肩
  • 后终达高位,显示才华横溢
  1. 孙礼、卢毓入军府
  • 二人早期加入军府
  • 琰赞誉其才能出众
  • 最终成为重要支柱
  1. 公孙方、宋阶早逝
  • 两位友人英年早逝
  • 琰抚育遗孤,表现出深沉情感
  • 恩情如亲子,体现忠诚友谊
  1. 毛玠字孝先简介
  • 陈留平丘人出身
  • 少为县吏,以清公著称
  • 避乱荆州前赴鲁阳
  • 太祖辟为治中从事
  1. 曹操忌惮之人
  • 孔融因恃旧被诛
  • 许攸、娄圭皆遭同样下场
  • 世人对三人之死深表痛惜
  1. 毛玠劝谏策略
  • 强调兵义胜守
  • 提倡奉天子令不臣
  • 提倡修耕植蓄军资
  1. 青、徐、兖、豫四州经历
  • 四处流浪,寻求庇护
  • 西去之路不通,辗转四方
  • 归途中以弹琴读书为乐
  1. 个人生活回顾
  • 离开家乡四年后回家乡
  • 家中生活以琴诗为伴
  • 晚年以读书弹琴为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