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之,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勋穷踧,遂奔太祖。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擒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咸云:「山峻高而溪谷深隘,守易攻难;又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故广武君为韩信画策。谓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他身高八尺三寸,长着漂亮的胡须和胡子。在黄巾起义爆发时,县丞王度响应黄巾军的行动,烧毁了仓库。面对这种局势,县令选择离开县城,而程昱则派人侦查王度的情况。通过观察得知,虽然王度等人占领了一座空城,但他们并没有坚守的意图。程昱认为,如果这些人能回到城中并共同守卫,王度等人就无法长久占据。因此,程昱建议让城中的大户薛房等带领民众一起防守城池。他们决定返回城中,请求程昱一同守护。程昱同意了这个建议,并率领民众迅速攻击,王度等人无法抵挡,最终被击败。
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程昱的智慧与远见,也体现了他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他通过分析敌人的弱点和自身的优势,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以及在这些事件中人物如何应对挑战、作出决策的。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让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教训,更好地理解过去,展望未来。
《三国志》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还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物性格。例如,程昱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和领导力。通过阅读《三国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从而获得对历史的更全面认识。
《三国志》不仅是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提供灵感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