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晔自汉中还,为行军长史,兼领军。延康元年,蜀将孟达率众降。达有容止才观,文帝甚器爱之,使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

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五年,幸广陵泗口,命荆、杨州诸军并进。会群臣,问:「权当自来不?」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自将而来。」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于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权果不至,帝乃旋师。云「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

诗句及译文

原文:
程昱宇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译文:
程昱字仲德,是东郡东阿人。他有八尺三寸的身高和漂亮的胡须。黄巾之乱爆发时,县丞王度试图抵抗,结果却烧了仓库。县令带着官吏、百姓以及老人和孩子向东奔逃到渠丘山。程昱派人侦查王度,结果发现他占领了一座空城却不能守住。他只好在城墙西面六、七里的地方停下来扎营。

注释:

  • 程昱宇仲德:程昱,字仲德,是程氏家族中的一员,东郡东阿(今山东菏泽)人。
  • 黄巾起:东汉末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太平道创立。
  • 县丞王度:指当时负责管理县政的官员。
  • 度等得空城不能守:王度等人虽然占领了一座城池,但他们无法防守,最终放弃了这座城市。
  •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王度等人前来攻击,但未能攻克这座城池。
  • 欲去:想要离开。

赏析:
程昱在这场战乱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的智慧和策略使他能够迅速洞察局势并制定有效的防御措施。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如何坚守一个空城的问题上,还体现在他如何动员民众共同抵御外敌。这段历史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智谋与勇气,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